百煉成鋼塑精兵 以身作則當表率 ——記東源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張飛
曾經(jīng),他是一名軍人,肩負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如今,他是一名警察,擔當守護安寧的責任。他參加過多次危急險重任務,先后榮立2021年河源市公安局個人三等功、2022年河源市個人三等功,以及各種嘉獎數(shù)次,今年還被評為廣東省優(yōu)秀教官。他就是東源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張飛。
在部隊多年的軍旅生涯,張飛練就了一身本領。退伍后,他換上了湛藍色警服,始終奮戰(zhàn)在公安巡特警崗位上,帶出了一支實力、活力與戰(zhàn)斗力并存的特警尖刀隊伍。
張飛(前排)帶領隊員執(zhí)勤巡邏。
“向我看,跟我干”
酷炫的全副特警裝備,重達20余斤,張飛穿上依然身輕如燕。舉手間一招制敵,源于成千上萬次不間斷的刻苦訓練。作為巡特警大隊的教官,張飛日常除了防暴處突和巡邏防控外,重中之重就是訓練工作。“身教重于言傳,嚴訓必先嚴己”,張飛深知只有自己具備各方面過硬的素質才能真正做到率先垂范,才能在隊伍中喊響“向我看,跟我干”。
為了提高隊員單兵實戰(zhàn)能力和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張飛還利用業(yè)余時間,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戰(zhàn)術戰(zhàn)法。每次訓練,每個科目、每個動作他都精益求精,為隊員們細心講解示范,傳授科學技巧。同時,還結合隊員實際制定并調整周訓練方案,確保訓練有序開展、隊員實戰(zhàn)能力穩(wěn)步提升。
今年3月,張飛參加了全省公安機關警務實戰(zhàn)練兵集中輪訓,進一步提升戰(zhàn)訓水平,確保能夠熟練掌握訓練要點和訓練方法,加強東源公安隊伍素質。他積極抓好訓練,為進一步做好洪澇災害、水域安全事故的搶險救援工作,根據(jù)隊伍實際情況,嚴密組織隊員在東江水域開展應急搶險救援技能實戰(zhàn)訓練,提高搶險救援的實戰(zhàn)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和完成各項水上應急救援任務,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戰(zhàn)訓結合 用心教學
處置各類突發(fā)性事件是巡特警大隊的主要工作之一。為圓滿完成各項處突任務,張飛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探索處突防暴業(yè)務并熟悉掌握各類突發(fā)事件的處置規(guī)范、處置原則和處置方法,經(jīng)常帶領隊員加強警棍盾牌術、防暴盔甲服穿戴、基本隊形變換和群體性事件處置演練。
當學員對控制技術掌握不到位時,張飛就自己“上陣”擔任演示員,任由學員一遍遍將其抱膝頂摔倒地;當學員實彈射擊成績提升遇到瓶頸時,他采取單兵講解、動作錄像回放等方法,幫助學員分析原因解決問題,使他們順利跨過武器使用的心理關、技能關、安全關。
作為特警隊教官,張飛立足警務教學訓練工作特點,認真研習國內外涉警案例及視頻、潛心學習專業(yè)技能,緊貼工作實際,在原有警務技能的基礎上結合柔術、短棍、搏擊等多種綜合格斗技能,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新型警務技能實戰(zhàn)化運用。
第一時間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2022年6月的一天,東源縣黃田鎮(zhèn)遭遇洪澇災害。東源縣公安局接到警情后,立刻安排相關警種即刻出發(fā)救援,張飛迅速帶領隊員趕赴洪澇受災點。
只見在湍急的洪流中,一名群眾騎著摩托車連人帶車被洪水往下沖,情況十分危急。張飛頂著洪流沖過來,快速搶救群眾,他想要拖住司機,卻發(fā)現(xiàn)司機的腳被卡在摩托車保險杠中。于是,他又死死地抓住摩托車,讓司機有機會將腳從保險杠里抽離出來。洪水夾帶著泥沙石子,不斷沖刷著張飛的身體,但他仍不畏懼,幾番周折終于將群眾轉移送至安全地帶。“在人民生命和財產受到危險的時刻,我們公安特警責無旁貸,必須第一時間守護。”張飛這樣告訴記者。
在抗洪一線,張飛臨危不亂,指揮調度隊員們堆積沙包,抗洪衛(wèi)民;安排隊員沿江巡邏,檢查房屋情況,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天剛剛亮,張飛又帶領隊員走向堤壩,查看河流水位,排查險情,連續(xù)工作20余小時,以負責、嚴謹?shù)膽B(tài)度做好工作的每一步。面對嚴峻的災情,張飛沖鋒在前、指揮得當、反應迅速,使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戰(zhàn)時為警,訓時為師。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張飛始終牢記從警初心,主動請纓、沖鋒在前;在訓練時,他忠誠履職,擔當作為,時刻引領和帶動大家積極向上、一往無前,像一顆緊緊釘在教育訓練崗位上的螺絲釘,永不生銹,閃閃發(fā)光。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陳麗厲 楊容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jié),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xiàn)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tài)示范區(qū),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