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综合网一二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兩張代表證,一對夫婦的5000里跋涉

突破20多道封鎖線、穿越800多里敵占區(qū)、行程5000多里……歷經千難萬險,只為抵達延安,參加黨的七大。

如今,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珍藏著兩件國家一級革命文物——段煥競、李珊夫婦的兩張七大代表證。

這是迄今發(fā)現的唯一由夫婦倆同時擁有并保存完好的七大代表證。代表證長8.4厘米,寬6厘米,呈對折的豎方形,紫紅綾布鑲面,封面沒有任何文字或標志,證書號碼、姓名和座位號均為手寫,內頁橫印著繁體“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這樣兩張簡單樸素的代表證背后,卻是一段歷經千難萬險的5000里跋涉。

1945年的中共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召開的唯一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距離上次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已經過去17年。

1943年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通知段煥競、李珊夫婦等去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并準備出席中共七大。當時段煥競是新四軍一師二旅副旅長,妻子李珊在二旅衛(wèi)生部當教導員。

1943年3月,夫婦二人帶著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從江蘇東臺大橋鎮(zhèn)啟程。

“一開始走水路遭到敵人轟炸,坐的船被炸了,犧牲了一部分同志。后來,坐火車到山西,從陸上走,還要背著剛出生不久的大姐……”已經年過八旬的段延德至今仍能清晰復述父母跋涉途中的一些細節(jié)。

一路上,夫婦二人曾被日軍包圍,段煥競帶領護送部隊突圍,卻和妻女走散,多虧地方干部送回;過汾河時,李珊背著孩子陷入齊腰深的淤泥,幸虧被好心人拖了出來……

與此同時,其他代表也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延安,有的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他們不少來自淪陷區(qū),因為交通不便,有的騎馬,更多是步行;有的化裝成商人、小販或乞丐;有的由游擊隊護送來,有的從國外輾轉歸來,有的途中遭襲身負重傷,甚至犧牲……

信仰堅定,一往無前。據段延德推算,1943年底、1944年初,父母抵達延安,后在中央黨校四部參加學習,于七大召開前夕領取到這兩張代表證。

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段煥競夫婦手持代表證與750多名代表一起步入延安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

“750多人濟濟一堂,中國共產黨此前的代表大會從來沒有這樣大的規(guī)模,這樣隆重熱烈!”段煥競在回憶錄中寫道。

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首次明確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黨領導人民爭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會后,李珊專門做了一個皮挎包收藏這兩張七大代表證。無論嚴寒酷暑、行軍千里,這兩張代表證一直沒離開過她的身邊,直至她離世。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兩張代表證,見證革命伉儷的堅定信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一往無前的生動縮影。

據新華網






上一篇: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的征程
下一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 保持山水生態(tài)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