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综合网一二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河源新聞網(wǎng)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wǎng)旗下: 在線數(shù)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wǎng) >> 資訊 > 文化 > 閱讀新聞

讓“留守的花朵”在陽光下綻放

■魏書揚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還嗷嗷待哺時,父母就遠離家鄉(xiāng),到遙遠的城里打工。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從電話中或者從偶爾寄來的匯款單中,才能感覺父母的存在。當別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樣年華的時候,他們被留在鄉(xiāng)下,孤獨地成長。人們給這群孩子起了一個酸楚的名字:留守兒童。

據(jù)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目前至少有6000多萬,而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超過400萬。

“我有時候感覺自己就像一只流浪狗”,這是來自大涼山農村一名留守兒童的心聲,小女孩今年剛上小學3年級,據(jù)她回憶,自己已經(jīng)有一年多沒有見過爸爸媽媽了,而照顧她的奶奶早已年邁,走路時步履有些蹣跚。老人說,孩子的爸媽是前年開春外出打工的,今年由于工廠擴張,人手不夠,無奈沒能回家過年。

“我喜歡過年,過年爸爸媽媽就能回來,我也不喜歡過年,過了年,他們就走了。”這是另一名留守兒童在作文寫的一句話,作文的標題叫做《新年新氣象》。

我們身邊也生活著一群留守兒童。豐石小學,就在我們龍川縣車田鎮(zhèn)的一所村小。那天我看了我們學生中的一個視頻:“爸,你是不是過年才回來?”“不知道。”視頻里的袁嘉祺滿心的期待,得到的卻是來自父親的一句不知道。是呀,不少農村的孩子,幾乎同時面臨著孤獨和教育缺乏等問題。

兩年前,剛踏入社會的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車田中心小學,做一名人民教師。工作這兩年來,我享受課堂上學生們活躍的求知氛圍,更樂于課后陪孩子們一起談天游戲。因為我知道,除了講授知識之外,他們更需要的是一份關愛。

在我們學校,還有這樣的一位老師,她懷著教書育人的夢想,環(huán)境惡劣,校舍簡陋,卻仍然堅守在車田中心小學蛇頭嘴教學點。自1988年加入教師隊伍以來,就一直在這個教學點工作,一干就是29年。她用無悔的青春年華,譜寫了鄉(xiāng)村教育美好的明天。她就是榮獲2014年“河源敬業(yè)奉獻好人”稱號的彭玉珍老師。

一個人任教一所分校,承受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但面對村民們的殷切期望和留守孩童求知的渴望,彭玉珍老師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教學點就是她的另一個家,無時無刻地關愛著這些留守兒童們。在去年教學點撤銷后,臨近退休的彭玉珍老師調回了本校區(qū),為了兌現(xiàn)自己對村民、對孩子許下的承諾,她表示會站好最后一班崗,圓留守兒童一個書香夢,也給自己的教育事業(yè)劃上完美的句號。

習近平總書記說:“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心愿。”關愛留守兒童,為山區(qū)教育發(fā)聲。龍川縣田家炳中學校長李舒強作為教育界的全國人大代表,他用山區(qū)教師的勤奮和真誠為我們留守兒童的未來做了更大的付出,深入教師群體和教育部門走訪調研。在2018年全國兩會上,他對“加大山區(qū)教育以及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等方面多次呼吁并得到了重視。2019年全國兩會也同樣為山區(qū)教育,關愛留守兒童發(fā)聲,讓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能樂意為山區(qū)教育作貢獻。

留守兒童是社會上最容易受傷的群體之一,他們常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沒有父母親在身邊陪伴,爺爺奶奶只是讓他們吃飽穿暖,隔代交流,讓他們得不到更好的教育。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改革開放40年來,我的祖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榮耀和自豪的同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深感自己的肩頭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使命。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為了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做好本職工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責無旁貸。我愿將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三尺講臺,用我的辛勤努力,報效我的祖國。讓我們攜起手來,讓“留守的花朵”在陽光下綻放。我堅信,我們所從事的事業(yè)是高尚的,我們孩子們的未來是光明的。

 



相關熱詞搜索:留守的花朵


上一篇:記東源縣上莞鎮(zhèn)新民村君陳小學
下一篇:孽緣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