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著一份感情來工作
導語:
吳娟容,原老干部局副局 長,河源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她喜歡用文字表達內心的喜 樂,描繪生活,她的小說《桃紅 李白》和著作《忠信花燈》曾轟 動河源文壇。但是她書中的影 像和那些文字,卻開始久遠。 她確實很久沒有動筆了,因為 她找到了她生命中另外可以發(fā) 光發(fā)熱的地方,現在的她在老 干部(老年)大學任校委兼校務 處主任,在這里,她找到了另一 個讓自己也讓他人快樂的方 式,她充滿感恩,幸福無比!
近日,吳娟容同志接受了本 報的專訪,談及老干部(老年)大 學,她打開話匣,講述了和這里 的“情深緣重”……
“我是奔著一份感情來的”
一個退休了的老作家,在家種 菜插花,會友煮茶,閑看流水,靜聽 花落,寫寫文字,談談文學,是我們 多少文藝青年夢寐以求的事,可是 吳娟容同志為什么還選擇出來“ 工 作”呢?
在吳娟容的職業(yè)生涯里,前面17 年做老師,后面22 年在老干局工 作。在老干局工作這么多年了,肯定 有感情,離開的時候當然也會有點依 依惜別之感。剛好到退休年紀的時 候,原校長因病辭職,當時的老干局 領導找到她,“你做過老師,老干部 政策又熟,回來老年大學你愿不愿 意?”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她說: “這份工作好像等著我一樣。”說起 當時的情景,吳娟容內心依然很雀 躍:“這是原來的工作單位,同事都 很支持我,有什么事打聲招呼大家都 互相幫忙。”的確,做過教育工作,又 熟悉老干部的工作,來老干部(老 年)大學做校長,仿佛是一份為她量 身定制的工作;貋磉@里工作以后, 吳娟容同志每天和一群樂觀積極向 上的人在一起,她覺得很快樂。“學 員們那種‘活到老、學到老’的態(tài)度 大大地影響了我,我該好好學習他們 那種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運動 的精神。”
她來老干部(老年)大學7 年了, 老干部(老年)大學正式成立后,她沒 有再擔任校長職務,現在是校委兼校 務處主任,主要負責大學的教學、安 排學校活動等工作,沒有教課。時間 彈性比較大,真的有什么急事,工作 安排妥當后也可以請假。她覺得沒 有壓力挺充實的。對于外界的某些 質疑,她回應:“好多人以為會有很多 錢,其實主要是交通費和通訊費補 貼。我是奔著一份感情來的,退下來 還能做點事,有一分光就發(fā)一分熱, 覺得挺充實挺快樂的。”
“見證了老干部(老年)大學的變化”
吳娟容的確很喜歡她的工作,無 論聊什么話題,都能繞回老干局,可 謂是“ 中心思想明確,堅決不離 題”。把工作當做享受,是人生最大 的快樂吧?“2012 年換屆以后,在老 干局的爭取之下,引起了市委市政 府的高度重視,市長彭建文到老干 部(老年)大學調研,召開座談會,視 察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的辦學情 況。覺得這個老干部大學辦好了, 對老年人是一種福音,是市政府對 老年人的一種關心,老年人身體好 了,也減輕子女的負擔,有利于建設 和諧社會。”
心直口快的吳娟容當時對市長 說了一句:“市長,假如給老干部大 學100 萬,我們可能省下1000 萬醫(yī)藥 費。老人們在這里開心快樂健康, 減少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有時候 一個老年人住院都可能不止100 萬。”市長笑著說:“ 有道理。”市政 府在市長視察后解決了老干部(老 年)大學兩個大問題,一個是編制, 給了3 個事業(yè)編制,8 個臨時編制;另 外一個是經費,從之前的每年10 萬 增加到45 萬。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2015 年3 月正式成立老干部(老 年)大學。從這一年開始,老干部大 學的工作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從 原來的200 多人增加到500 多人,從 原來的6 個專業(yè)10 個班增加到2015 年19 個專業(yè)21 個班,到今年18 個專 業(yè)28 個班。2016 年公開向社會招聘 老師,還有一部分請大專院校的老師 義教,做文化志愿者。“哈哈,這是我 的工作啊,我見證了老干部(老年) 大學的成長和變化。”說起這個,吳 娟容笑得很開心。
“ 老干部現在的經濟待遇和政 治待遇都比較不錯,老干局就把主 要精力轉到老年大學。所以老年大 學教學的每一項工作都得到了老干 局的關心和安排。也可以說把老干 部大學的工作當做提高政治待遇的 這么重要的位置去抓,在老干局領 導的帶領下一年上一個臺階。”吳娟 容介紹說,“老年大學舞蹈《荷花頌》 參加嶺南舞蹈大賽老年組表演金 獎,創(chuàng)作銀獎;在市里大大小小的比 賽中屢次獲獎。老干部(老年)大 學,組織老干部志愿者成立督導團, 積極配合我市對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創(chuàng)園等 進行督導活動;組建關愛兒童老干 部志愿者服務隊,為貧困家庭兒童、 外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 等提供義務的生活照料和學習輔 導,對學困生、貧困生進行一對一結 對助學服務;組建老干部創(chuàng)文、創(chuàng) 園、文化(公園、社區(qū)領舞者)、醫(yī) 療、法律、教育、農業(yè)專家志愿者服 務隊,老干部宣講團等,定期組織開 展送戲、送書畫、送知識、送科技下 鄉(xiāng)下社區(qū)等活動。”
吳娟容同志對老干部(老年)大 學充滿了感情,這里的點滴進步都仿 佛是她個人的進步一樣讓她覺得幸 福,充滿了激情與希望。正如她說 的,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分光, 發(fā)一分熱。
本報記者 燕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