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灑滿脫貧攻堅路—記和平縣駐貝墩鎮(zhèn)武聯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袁相靈
閱讀提示:
和平縣駐貝墩鎮(zhèn)武聯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袁相靈,系和平縣財政局原國資辦主任,今年60 周歲,已于2017 年5 月份退休。然而他仍然和廣大扶貧駐村干部一樣,舍小家顧大家,深深扎根基層,奮戰(zhàn)在扶貧第一線。
腳踏實地精準識貧
根據和平縣對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和平縣財政局、和平縣委辦、和平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等三個單位定點幫扶貝墩鎮(zhèn)武聯村。而在和平縣財政局任職的袁相靈被選派為武聯村的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2016 年5 月,剛入駐武聯村,袁相靈便帶領駐村工作隊的三位隊員,頂著高溫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走遍了每一戶貧困對象家庭,詳細核查貧困對象的家庭人口、經濟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每一個貧困人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經核準,武聯村有貧困戶34 戶117 人(其中有勞動能力23 戶105 人,政策兜底11 戶12 人),并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完善臺賬,及時錄入扶貧信息系統(tǒng)。
到處籌集資金開展扶貧項目
核準貧困戶信息后,袁相靈想的是如何幫貧困戶脫貧,為此,他多次到34 戶貧困戶家中走訪,與貧困戶座談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與他們共同研究扶貧措施,村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袁老叔”。去年10 月當聽說上級要求省定貧困村要發(fā)展主導產業(yè)引領貧困人口脫貧時,他不知疲倦地與村兩委干部商討,聽取貧困戶的意見,多次到水果研究所、中心市場了解種植業(yè)市場行情,最終確定在武聯村集中種植60 畝百香果作為扶貧產業(yè)基地,并全面種植黃金果(百香果名貴品種)。
然而當時扶貧資金并沒有到位,村里經濟又十分困難,袁相靈心急如焚,只好回家勸說妻子將家里僅有的6 萬元存款先拿出來,其妻子一開始并不理解,他只好苦口婆心地從“貧困戶的苦難、組織的重托”等方面做起了妻子的思想工作,最后其妻子將錢拿了出來。因 60畝百香果基地前期土方平整、鋪設水池水管等項目費用巨大,在勸說完妻子之后,他又打起了村主任葉勇軍的“主意”,在他勸說下,葉勇軍也將2016 年種植臍橙的20 萬收入拿了出來。就這樣在扶貧資金零到位的情況下,袁相靈與村主任葉勇軍兩人先后墊付26 萬元,使得武聯村百香果基地能夠在適宜的季節(jié)順利動工,并于 2016 年12 月底做好了土方平整工作,為2017 年開春種植果苗打好了基礎。
百香果苗種好以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都沒有種植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于是袁相靈又奔波于水果研究所、漢鼎農業(yè)發(fā)展公司,向技術人員請教種植百香果的知識和經驗,并多次邀請技術人員到現場指導。“我這輩子都沒有過那么大壓力,那時候對百香果的種植進度非常緊張,自己又不會,只能把專家一趟又一趟地往村里請。”袁相靈感慨道。袁相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60 畝的百香果,一畝保守估計可以產1500 斤,60 畝就可以產9 萬斤,按市場價12 元每斤的價格,9 萬斤黃金百香果可以有108 萬的收入,按80%的股份分給貧困戶的方案,23 戶貧困戶 105 人(有勞動能力),每人可以有近8300 元的收入。“有了這8300 元,貧困戶脫貧就不是問題了。”袁相靈興奮地說道。
將繼續(xù)堅持在扶貧崗位上
袁相靈即便今年5 月份已經退休,仍然堅持在一線。當記者問及為什么退休還在扶貧崗位繼續(xù)工作時,袁相靈的眼眶突然泛紅,“ 我從來不知道有人家里會那么貧寒的,我們去精準識貧時看到村民們居住的環(huán)境真是心酸。”袁相靈介紹,他去精準識貧,進村入戶的時候,看到村民周水清的房子還是泥瓦房,由于雨天,房子的地面是潮濕的,墻角還長滿苔蘚,房子內只有床才勉強稱得上是家具,看到這些場景,堅定了他要堅持在扶貧崗位幫助武聯村村民脫貧的信心。他說還會繼續(xù)堅持在扶貧的崗位上,為貧困戶脫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報記者 謝思思
新聞1+1
雙坑村十萬只雞“整裝待銷”
本報訊 見習記者 程鵬 位于江東新區(qū)古竹鎮(zhèn)的雙坑村,素來有養(yǎng)雞的傳統(tǒng),當地扶貧工作組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引導貧困戶養(yǎng)雞脫貧,F有十萬只雞已長成,“整裝待銷”。
昨日,記者從雙坑村黨支部了解到,依靠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雙坑村去年銷售出近四十萬只雞,主要銷往本地和惠州北,產值達兩千多萬。依靠產業(yè)優(yōu)勢,扶貧工作組幫助村里20 多戶貧困戶發(fā)展養(yǎng)雞項目,在去年為每戶發(fā)放了 300 只雞苗。據介紹,這些雞苗是由省農科院供應的三黃胡須雞。目前,十萬只雞長成出欄,村里將通過對口幫扶企業(yè)、農業(yè)合作社、電商等渠道向外界銷售。有興趣的市民企業(y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咨詢,聯系人:雙坑村黨支部書記張漢東,聯系電話: 158-7620-1699。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