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我們都在行動
學雷鋒,走起!
昨日是第54 個學習雷鋒紀念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i 志愿愛生活”。當日上午,團市委在河源文化廣場深河共建志愿驛站舉行了“槎城之聲”小廣播啟動儀式。據(jù)介紹,“槎城之聲”小廣播的開播,意味著河源市文化廣場志愿驛站將開展常態(tài)化的志愿服務活動,通過聲音的傳播來展現(xiàn)河源文化底蘊,將河源志愿服務精神傳遞給社會。
本報記者 陳仕平 實習生 楊志奇 攝
五十多年來,“雷鋒”這個名字已演變成一個溫暖的詞匯。在我們身邊,總有這么一些人,或助殘助學,或熱心救人……或許他們做的只是他們認為普通平凡的小事,但他們用自己的熱心和堅持,感動著你我。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雷鋒”。
在3 月5 日“學雷鋒日”到來之際,記者采訪了一些我們身邊的公益組織、人物,感受他們帶給我們的溫暖和正能量。
兩日走遍兩縣5鄉(xiāng)鎮(zhèn) 助貧困學生圓“上學夢”
昨日是我國第54 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第18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而河源有一支志愿者團隊,是在愛心助學的路上度過這個節(jié)日的。3月4 日、5 日,志愿者們來到東源縣、和平縣兩縣的5個鄉(xiāng)鎮(zhèn)進行愛心助殘助學志愿活動,資助單親貧困學生8人。
志愿者在與小威談心。
據(jù)悉,本次“愛心助殘助學·圓夢行動”是由亮點志愿者服務中心聯(lián)合拜博口腔志愿服務隊、前海人壽河源分公司舉辦,他們?yōu)?1 名貧困學生家庭送上助學金和文具、米面等物資,其中3 名學生將在稍后的第二期行動中進行資助。
前天上午,志愿者首先來到了東源縣漳溪畬族鄉(xiāng)下藍村,給村里的3 戶單親貧困學生家庭送上物資。據(jù)下藍村村委會藍主任介紹,志愿者每年都會來村里助學,已經有幾年了,給村里的貧困學生家庭提供了極大幫助。
記者跟隨志愿者來到了初二學生小威(化名)的家。小威的母親在十幾年前病逝,奶奶也在兩年前因中風癱瘓,父親為照顧家里不得不選擇在家務農。小威的奶奶今年80 多歲了,在床上躺著,見到志愿者時,她很開心,握著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放。志愿者鐘少敏給奶奶喂了水、換了尿布,還用溫水給奶奶擦身。小威父親說:“以后小威長大了,也要多幫助有需要的人。”
昨日,志愿者輾轉東源澗頭、漳溪、上莞、船塘及和平上陵5 個鄉(xiāng)鎮(zhèn)給5 名學生送上助學金和生活、學習用品。亮點志愿者服務中心介紹,中心專門成立了一支愛心助學團隊,目前已有60 多名愛心人士加入。每人每天捐贈5 毛錢,一年就有180 元,可以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愛心人士既可以選擇資助一名學生一年或多年,也可以選擇資助一名或多名學生。助學團隊電話: 18899793126。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