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综合网一二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民生新聞 > 閱讀新聞

省審計廳助力嘯仙小學變身 學生回流到家門口上學

 
改造后的教室煥然一新。

開學了,東源縣義合鎮(zhèn)下屯村的學生不用再搭乘渡船上學了。

今年4 月,省審計廳3 名扶貧干部入駐下屯村,在了解到孩子們上學的困擾后,扶貧隊決定扶貧先扶智,著力改善嘯仙小學辦學條件,經過一個暑假的變身改造,嘯仙小學環(huán)境更美,設備更完善,革命先烈家鄉(xiāng)的孩子們上學更方便了,還吸引了不少學生回流讀書。


改造前,教室比較簡陋。

學生無奈舍近求遠上學

嘯仙小學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阮嘯仙的母校,1906 年創(chuàng)辦,至今已有110 年辦學歷史。初辦校名為“聞嘯軒”學堂,阮嘯仙從小學一年級至初小畢業(yè)一直在該校學習讀書。在校學習期間,阮嘯仙經常聆聽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阮益三老師宣講國事,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革新主義思想。后為紀念阮嘯仙革命烈士,該校更名為嘯仙小學。

這是一所有歷史有文化的學校,可是,省審計廳3 名扶貧干部入駐下屯村時調查發(fā)現,這所學校由于年久失修,在這讀書的學子存在安全隱患。扶貧隊第一書記李坤介紹,剛駐村時,嘯仙小學的校舍為1997 年財政撥款、鄉(xiāng)賢捐款建成,建筑面積約500 ㎡,有6 間教室、1 間辦公室及幾間教師宿舍。由于建造時使用水泥標號不達標,加上年久失修,屋面漏水現象嚴重,墻體破舊不堪,防雷裝備缺乏,強電線路裸露;校園外有個簡易籃球場,沒有操場,課余活動場地嚴重受限;教學設備簡陋,只有1 個簡易電腦教室、幾臺電腦,尚無多媒體教學設備,難以滿足正常教學需求。

“這樣的學校誰敢上?”不少村民為了孩子上學,不得不把小孩送到距離較遠且需每日搭乘渡船的東江對岸的義合中心小學上學,有的甚至到東源縣城借讀。“孩子們上學渡江不僅增加了危險,每天來回4 次還要8 元船費。”村民葉先生表示,他們家的孩子新學期上五年級了,在江對岸上學,怕孩子渡船發(fā)生意外,每天都要專人接送。

嘯仙小學主要供義合鎮(zhèn)東江西岸近萬人口的孩子們就近入學,按照上個學期的統(tǒng)計數據,該校有小學1-4 年級4 個班級,附加一個幼兒混齡班,共有學生86名。

新校舍吸引學生回流

扶貧先扶智,為改善嘯仙小學辦學條件,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寬敞明亮的讀書學習環(huán)境,省審計廳扶貧隊多方籌集了60 多萬元,對嘯仙小學教學場所進行修繕。

今年7 月中旬,當孩子們放暑假時,項目動工,項目修建課余活動和運動場所;完善多媒體教學平臺,增加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具;為屋頂加蓋防雨設施,解決雨天教室進水問題;教室內部維修改造,更換線路,添置黑板、燈扇;改善教師辦公和食宿條件;為孩子們提供午餐午休場所等。目前,項目已全面完工,今天開學,孩子們就可以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快樂學習了。省審計廳還向省教育基金會申請到了一批綠色電腦和圖書等教學設備,即日將來到學校。

“學校設施修繕了,孩子們讀書更安全,我們就放心了。”學校一天又一天的變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的家庭還把在外讀書的孩子轉回了嘯仙小學。據了解,由于村民們的支持,該校增加了一個五年級班,新生也有所增加,生源總共比上學期增加近 20名學生。

這是該村扶貧隊駐村后完成的第一個扶貧項目,這扎實的第一步給了扶貧隊和村民極大的信心。接下來,駐村扶貧隊還將根據下屯村獨特的紅色文化內涵,從阮嘯仙故居和阮嘯仙書屋出發(fā),做好紅色旅游建設和推廣,為村民致富鋪路。

本報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許瑤 文/圖



相關熱詞搜索:學生


上一篇:汕湛高速揭博紫金西站開通 成紫金縣城間最便捷出口
下一篇:巾幗初創(chuàng)企業(yè)經營者 提升班開始報名了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