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調控之我見
一、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設情境,調控課堂教學
一堂課,如果我們用研究的眼光去觀察時,不難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活動的預設和展開都離不開情境的創(chuàng)設,如果學生脫離了一定的學習情境,就如同魚兒脫水,效果大打折扣。注重對教學情境的調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中學習者是主角,教師充當“腳手架”的作用,力求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一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是:多樣化信息、和現(xiàn)實緊密結合的教學情景和問題、教師多元化的角色(引導者、協(xié)調者、激勵者、反饋者)、互幫互學的學習小組,能夠自我控制并有良好學習意識的學習者等?梢,課堂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教師的調控引導在學生知識架構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在精心預設課堂教學情境的基礎上,更注重靈活機智地調控課堂的教學情境。通過探索與反思,我們發(fā)現(xiàn),要想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情境,必須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針對學生的所想、所難,進行相應的調控。如在教學《簡易方程》時,可創(chuàng)設一個蹺蹺板游戲的情境,牢牢地將學生吸引住,經過簡短的談話后,借此引入天平,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習簡易方程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尊重主體,巧妙處理課堂偶發(fā)事件,調控課堂教學
新型的師生關系下的課堂教學不是對教師作用的忽視,而是對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讓學生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自主與合作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交流中產生情感共鳴,在運用中獲得成功的滿足。這充分體現(xiàn)著對學生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對偶發(fā)事件,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所發(fā)生的其實是一種必然現(xiàn)象,是主觀情境或客觀情境帶給學生的一種刺激。我們可以采取“先揚后抑策略、轉換策略、停頓策略、幽默策略、誘導策略、暗示策略、冷卻策略、糊涂策略”等。例:充分利用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如夸張評價法:這個同學很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要是針掉在地上,他也能聽出來。贊美評價法: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請大家給予掌聲鼓勵。榜樣評價法:這一組同學討論得很熱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組同學也能像他們那樣。假設評價法:如果你在這個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對了,你能自己改正嗎等。使學生在老師的贊賞中領略到成功的自豪感。如:一位老師上課時,有一個學生在他背后模仿老師的動作,引起同學們的哄笑。老師裝作不知。等課快結束時,老師說: “寫字要模仿,畫畫要模仿,寫文章也要模仿,模仿是學習的第一步。第一步做得好的話,第二步的創(chuàng)造就有希望,也有基礎。我想剛才×××模仿我的動作一定很像,否則引不起同學們的大笑?磥硭麑碚f不定能成為一個表演藝術家。以后有機會的話,我們會請他為我們表演一下他的模仿才能,讓我也欣賞欣賞。剛才背后的模仿我看不到,所以嘛,以后上課……”(老師故意不說了。學生大聲說:“不做了”!) 這樣“先揚后抑”,讓教育的韻味濃濃滲出,從而使學生在反省中受到教育。
三、根據(jù)學情因勢利導,調控課堂教學
有人指出:“評價課堂教學亂不亂,要看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形散神不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不叫亂;如果學生沒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形散神又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叫亂!庇纱丝梢姡m然學生把小手舉得高高,且伴著“給我”的聲音;雖然為了弄清學習上的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雖然學生為了探究一個問題而離開了座位、學習小組,但都始終圍繞著學習這個主旋律。這樣的課堂教學,表面上看似乎有點“亂”,實際上是“活”。現(xiàn)在,教師對這樣的課堂往往束手無策。要讓課堂規(guī)范,就要掌握調控策略,要求教師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調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對于這樣的課堂,我們不妨采用因勢利導的策略。給孩子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去表達、討論、證明、辯析,在交流和互動中使知識脈絡理得更清晰,掌握得更深刻。當然,這種“活”中也要有新的規(guī)范,過于放縱,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就少不了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點撥。
四、隨機應變,巧妙評價,調控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動態(tài)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開發(fā)和適時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隨機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另一方要通過隨機評價的手段, “適時利用”這種新的教學資源。所以,我們可以在以下五種情況下實施最佳評價調控:
1、當學生對話精彩時,抓“精彩”促生成
學生答問精彩時,鼓勵、贊賞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賞識層面上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把這種“精彩”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就可以利用這種新的資源,通過即時評價,引領更多的學生走進這“精彩”的世界。
2、當學生認識膚淺時,抓“膚淺”促生成
由于受年齡和學歷的影響,學生在理解、感悟上難免會較膚淺。如果我們把這種狀況視為一種教學資源,則可以學生的“膚淺”作為教學起點,運用“調控 ——生成”策略,引導學生淺入深出。
3、當學生爭論不休時,抓“爭論”促生成
在互動對話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學生面對某一問題紛紛發(fā)表不同意見的情況。面對學生的爭論,教師應牢牢把握良機,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各種不同的聲音在爭論中彼此交鋒、碰撞、融合。
4、當學生答問錯誤時,抓“錯誤”促生成
當學生答問錯誤時,教師既不能奉送 “真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應利用學生錯誤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問暗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或反詰歸謬,以學生錯誤答案為前提,推衍出荒謬的結論,讓學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頓悟。
5、當課堂發(fā)生意外時,抓“意外”促生成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常會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問題。教師若裝聾作啞,則將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若嚴詞斥責,將泯滅學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將使學生疑竇倍增,如墜云霧。最有效的辦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繼而因勢利導,巧引妙導,把學生“脫軌” 的思維引導到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上來。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