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F(xiàn)進口“染蟲黃鱔” 感染人畜可致肢體癱瘓
東方網(wǎng)5月18日消息:據(jù)《勞動報》報道,上海檢驗檢疫局昨天披露,近期連續(xù)從共計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2006年底從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后,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據(jù)了解,此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采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shù)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nèi)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采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shù)70條,包括內(nèi)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經(jīng)實驗室鑒定,上述所有檢出的顎口線蟲均為致病種。
顎口線蟲主要分布于亞洲,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道。顎口線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食用、接觸及母嬰間的胎盤傳播,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我國人體感染顎口線蟲并不多見,迄今報道的病例不超過50例。
目前上海檢驗檢疫局已高度關注此項事件,并已建議國家質(zhì)檢總局停止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對華輸出黃鱔,暫停受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輸華黃鱔的檢疫審批,對印、菲兩國官方管理部門通報相關情況,同時發(fā)布警示通報,在全國口岸對目前輸華黃鱔加大查驗力度。同時該局還建議各口岸加大檢測力度,并在做好安全風險監(jiān)控的同時,加強對進境食用水生動物中寄生蟲等其他項目的檢測。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