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班主任工作與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成書于2500年前。時至今日,它的精神已滲透到世人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商場、管理,還是交際、生活等方方面面,隨處可見它的身影。學校班主任工作也可以運用孫子兵法于管理中,應有一定的借鑒、指導作用。班主任帶班也要學一點《孫子兵法》,有時光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孫子曰:“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可見民心的重要。帶班中最重要的也是“道”。這個帶班的“道”,指的是師生利益的一致化。如果師生的利益一致了,則集體團結(jié)而強大,不可戰(zhàn)勝。其實師生利益本來就是一致的,但有些老師卻經(jīng)常站到學生的對立面上。明明動機是好的,但說法和做法卻讓學生不能理解接受,其結(jié)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反效果。老師不僅自己要明確師生利益是一致的,而且更要讓學生知道這點。師生應該是共贏的關(guān)系而不是互相傷害。如何讓學生也明白師生利益的一致性呢?師生之間的溝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溝通是通向?qū)W生心靈的橋梁。師生適當?shù)臏贤ㄗ阋愿淖儗W生。
孫子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優(yōu)秀的“將”必須具備上述的五個要素。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的統(tǒng)帥,應該做到這五點。沒有智,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矛盾就不知隨機應變;沒有信,在學生面前就樹不起威信;沒有仁,學生則很難愛上你;沒有勇,遇到難題就會退縮;沒有嚴,學生不會服你。班主任應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樣才能影響學生,使學生信服你。學生長大之后仍然記憶猶新、不能忘懷的班主任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俗語說,經(jīng)師易找,人師難尋。遇到良師,是每一位學生的幸運。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養(yǎng)性,讓你的學生無時無刻不感覺得到你的人性光輝。除了班主任是班級的“將”之外,得力的班長也是班級的另一個將。充分發(fā)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對班風建設(shè)非常重要。班干部積極支持和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級自管自治的中堅力量,也是創(chuàng)建優(yōu)良班風、學風的模范。班干部可以能力差,但必須思想正。班干部尤其是班長如果沒有端正的思想,班級風氣必邪。班長是決策者、領(lǐng)導者,班干部是決策者的團隊,是領(lǐng)導集體。班干部的能力差一點最多導致班級管理效率低下,但是如果班干部思想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班長帶頭犯錯誤,班長帶頭違反紀律,班長帶頭與班主任作對,這個班級便很危險了。這時候,作為統(tǒng)帥的班主任必須及時更換班干部并在最快的時間里扶正班級整體風氣。選對班干部也是班級管理成功的要素之一。
孫子曰:“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首先不被敵人擊敗,然后不放過擊敗敵人的機會。首先立于不敗之地,這個想法太重要了!可惜我們很多班主任可不太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說在做后進生的工作時,急功近利,缺乏耐心與寬容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恨不得這些學生一夜之間從老母雞變成鳳凰,一個個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學生進步不大,或出現(xiàn)反復就唉聲嘆氣,喪失信心,結(jié)果是這些后進學生經(jīng)過我們班主任的教育,不是變好了,而是更差了!對于后進學生的教育,班主任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最重要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情況不是變得更糟就是勝利。抱著這樣一種思想,我們的工作才會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才有可能一點一點地轉(zhuǎn)化學生,才不會犯事與愿違的錯誤。有一些班主任,總是心太急,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學生犯一點點小錯都不肯原諒,都要批評;學生進步不大,就要嚴辭訓斥,總覺得學生的進步不夠大,要是退步了就更是不能容忍,一頓臭罵是至少的。對于這樣的班主任,學生怎么可能不反感呢?可是,班主任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是為學生好,學生不服氣,有情緒他也很痛苦,但是沒有去反思自己的錯誤和責任。如果我們冷靜下來仔細分析情況,就會知道,這樣的班主任違反了首先立于不敗之地的原則。他很想做出成績,卻弄得學生都很討厭他,結(jié)果適得其反。我對這些班主任的一個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結(jié)果反而用力過猛。
孫子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也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那么,何謂攻城,何謂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們碰到學生做錯了事,抓到辦公室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如果學生不服氣,接著罵,必要讓其服帖為止;班主任對于不同意見,千方百計打壓之,必要時祭出校紀校規(guī)或請家長來校等法寶,定要讓學生就范。由于班主任是強者,學生是弱者,攻城之術(shù)乃是以強擊弱,班主任很容易就取得勝利。因此,廣大班主任甚好之?墒牵コ鞘怯懈弊饔玫,而且副作用極大。首先,學生總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相當嚴重,班主任若采用強攻的辦法,學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氣,由此會造成學生的心靈扭曲;從長遠看,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與健康發(fā)展不利。
攻心就不同了,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班主任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措施。使用的辦法通常都比較緩和,但是正好擊中學生要害。犯了錯誤的學生,不但乖乖認錯,而且心服口服,班主任的任務通常也能很好地貫徹下去。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完全出自自愿,并非班主任強迫,但卻是班主任的目的!
要知道,我們班主任所試圖改變的,不是學生的身體,而是學生的心靈。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務,不僅是手段,也是目的!
那么,對于個別特別頑劣的學生,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非也。錯誤是得用心靈去認識的,有效的懲罰也一定是觸及心靈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懲罰學生,心罰才是最厲害的懲罰!
譬如說班主任的表揚與批評,就是很好的心罰工具。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不公正的表揚與批評是很大的心罰,他會不理解:為什么班主任表揚別人卻不表揚我?為什么班主任對我的進步視而不見?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事情?班主任為什么不批評我?班主任不公正的態(tài)度會在學生心中激起巨大反響,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種心罰。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以此為準則,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則必將事半而功倍,無往而不勝。
《孫子兵法》的魅力當然不僅于此,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蘊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辨證的真理。孫子的很多思想、哲理只要用心去領(lǐng)會,定會對班主任工作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孫子曰:“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可見民心的重要。帶班中最重要的也是“道”。這個帶班的“道”,指的是師生利益的一致化。如果師生的利益一致了,則集體團結(jié)而強大,不可戰(zhàn)勝。其實師生利益本來就是一致的,但有些老師卻經(jīng)常站到學生的對立面上。明明動機是好的,但說法和做法卻讓學生不能理解接受,其結(jié)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反效果。老師不僅自己要明確師生利益是一致的,而且更要讓學生知道這點。師生應該是共贏的關(guān)系而不是互相傷害。如何讓學生也明白師生利益的一致性呢?師生之間的溝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溝通是通向?qū)W生心靈的橋梁。師生適當?shù)臏贤ㄗ阋愿淖儗W生。
孫子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優(yōu)秀的“將”必須具備上述的五個要素。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的統(tǒng)帥,應該做到這五點。沒有智,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矛盾就不知隨機應變;沒有信,在學生面前就樹不起威信;沒有仁,學生則很難愛上你;沒有勇,遇到難題就會退縮;沒有嚴,學生不會服你。班主任應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樣才能影響學生,使學生信服你。學生長大之后仍然記憶猶新、不能忘懷的班主任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俗語說,經(jīng)師易找,人師難尋。遇到良師,是每一位學生的幸運。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要修身養(yǎng)性,讓你的學生無時無刻不感覺得到你的人性光輝。除了班主任是班級的“將”之外,得力的班長也是班級的另一個將。充分發(fā)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對班風建設(shè)非常重要。班干部積極支持和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級自管自治的中堅力量,也是創(chuàng)建優(yōu)良班風、學風的模范。班干部可以能力差,但必須思想正。班干部尤其是班長如果沒有端正的思想,班級風氣必邪。班長是決策者、領(lǐng)導者,班干部是決策者的團隊,是領(lǐng)導集體。班干部的能力差一點最多導致班級管理效率低下,但是如果班干部思想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班長帶頭犯錯誤,班長帶頭違反紀律,班長帶頭與班主任作對,這個班級便很危險了。這時候,作為統(tǒng)帥的班主任必須及時更換班干部并在最快的時間里扶正班級整體風氣。選對班干部也是班級管理成功的要素之一。
孫子曰:“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首先不被敵人擊敗,然后不放過擊敗敵人的機會。首先立于不敗之地,這個想法太重要了!可惜我們很多班主任可不太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說在做后進生的工作時,急功近利,缺乏耐心與寬容心的例子比比皆是,恨不得這些學生一夜之間從老母雞變成鳳凰,一個個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學生進步不大,或出現(xiàn)反復就唉聲嘆氣,喪失信心,結(jié)果是這些后進學生經(jīng)過我們班主任的教育,不是變好了,而是更差了!對于后進學生的教育,班主任保持一顆平常心是最重要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情況不是變得更糟就是勝利。抱著這樣一種思想,我們的工作才會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才有可能一點一點地轉(zhuǎn)化學生,才不會犯事與愿違的錯誤。有一些班主任,總是心太急,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學生犯一點點小錯都不肯原諒,都要批評;學生進步不大,就要嚴辭訓斥,總覺得學生的進步不夠大,要是退步了就更是不能容忍,一頓臭罵是至少的。對于這樣的班主任,學生怎么可能不反感呢?可是,班主任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是為學生好,學生不服氣,有情緒他也很痛苦,但是沒有去反思自己的錯誤和責任。如果我們冷靜下來仔細分析情況,就會知道,這樣的班主任違反了首先立于不敗之地的原則。他很想做出成績,卻弄得學生都很討厭他,結(jié)果適得其反。我對這些班主任的一個描述叫做:立功心切,結(jié)果反而用力過猛。
孫子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原則,也是一切學生工作的核心思想。那么,何謂攻城,何謂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們碰到學生做錯了事,抓到辦公室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如果學生不服氣,接著罵,必要讓其服帖為止;班主任對于不同意見,千方百計打壓之,必要時祭出校紀校規(guī)或請家長來校等法寶,定要讓學生就范。由于班主任是強者,學生是弱者,攻城之術(shù)乃是以強擊弱,班主任很容易就取得勝利。因此,廣大班主任甚好之?墒牵コ鞘怯懈弊饔玫,而且副作用極大。首先,學生總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相當嚴重,班主任若采用強攻的辦法,學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氣,由此會造成學生的心靈扭曲;從長遠看,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與健康發(fā)展不利。
攻心就不同了,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班主任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后對癥下藥,采取措施。使用的辦法通常都比較緩和,但是正好擊中學生要害。犯了錯誤的學生,不但乖乖認錯,而且心服口服,班主任的任務通常也能很好地貫徹下去。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完全出自自愿,并非班主任強迫,但卻是班主任的目的!
要知道,我們班主任所試圖改變的,不是學生的身體,而是學生的心靈。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務,不僅是手段,也是目的!
那么,對于個別特別頑劣的學生,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非也。錯誤是得用心靈去認識的,有效的懲罰也一定是觸及心靈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懲罰學生,心罰才是最厲害的懲罰!
譬如說班主任的表揚與批評,就是很好的心罰工具。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不公正的表揚與批評是很大的心罰,他會不理解:為什么班主任表揚別人卻不表揚我?為什么班主任對我的進步視而不見?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事情?班主任為什么不批評我?班主任不公正的態(tài)度會在學生心中激起巨大反響,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種心罰。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以此為準則,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則必將事半而功倍,無往而不勝。
《孫子兵法》的魅力當然不僅于此,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蘊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辨證的真理。孫子的很多思想、哲理只要用心去領(lǐng)會,定會對班主任工作發(fā)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